人物 | 央视纪录片导演池建新:用理想与生命做好每一部专题片
池氏网推荐语:
池建新是北京发现纪实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
中央新影集团北京发现纪实传媒有限公司拥有中国纪录片界数量最多的成熟导演,被誉为纪录片“国家队”。
发现纪实也是纪录片获奖大户,近几年获得了“金鸡”、“百花”、“星花奖”、“中国纪录片十佳十优”、“纪录中国”、“中国纪录片学院奖”、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等各类奖项超过100多项。
今天我们将介绍从山西农村走出来的央视专题片导演——池建新。
央视纪录片导演池建新:用理想与生命做好每一部专题片
01
—
池建新介绍
池建新,70年代初生于山西农村,19岁毕业于山西广播电视学校,从此踏入电视这个行业,先后从事过教师、记者等工作。
1999年入北京广播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在中央电视台科教节目制作中心从事编导、策划、主编等工作。
独立完成了多部电视专题片的制作,其中《漂移的大陆》获栏目年度金奖节目,《珠穆朗玛1975》荣获中央电视台科学节目制作中心年度金奖节目。
先后策划完成的系列专题有《百年诺贝尔》(20集)、 《科技改变生活》(25集)、《探险者》(20集)、《远去的背影》(12集)等;2001年,参与策划了CCTV-10大型人物专访节目《大家》;
2005年,作为主要策划之一,策划了CCTV-10新锐节目《百科探秘》,策划编撰了大型系列图书《中国电影百年精选》(四卷八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1月出版)。
02
—
《中国手作·木作》一部让非遗进入生活的纪录片
2018年09月25日 人民网-文史
央视纪录频道刚播出的纪录片——《中国手作·木作》,以创新视角,挖掘非遗如何走入当下生活,探索匠人们如何在非遗的传承和创新中保持文化自信,是一部传统手工艺与现代生活相碰撞的产物。
《木作》让木头活在中国人生活里
“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面前,我们之所以选择“手作”,是因为在做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文明密码》这五年来,感受到全国各地大量的匠心之作,以及各种各样的匠人。因此有一种强烈的想法,就是要做一档关于“手艺”类的片子”。《中国手作·木作》总导演兼制片人池建新表示 。
“现在市面上做“手艺”的片子有很多,中央台的《手艺》已经做了将近200集。我们在策划的时候,就在思考,怎么让这套片子新颖,让大家喜欢。之所以选择 “木作”,因为木头是中国人的生命,是中国人的智慧。我们选择了木头,但是反过来,木头塑造了东方人,东方文化整体都在里面,影响是相互的。比如为我们中国人的柔韧,韧劲很强,比如我们的可塑性等等,包括哲学,都跟木头高度相关。”
在众多表述方式面前,总导演池建新却选择了一条特别艰难的路线。他说到:“我们要强调木头在中国生活中的作用,不再强调个体。中国人是以木为生的,不像西方人,以石为生。我们选择了一条特别艰难的路线,因为它不是宏观的,也不是微观的,而是中观的。我们要讲中国人和任何一种手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太强化手艺本身的过程,不是教大家怎么去做这个东西。”
基于这样的一个创作思想,《中国手作·木作》在题材上,池建新带领团队进行调研、选题策划,从近200多个具有木作选题中选择了具有中国代表性的木作。比如《构木为巢》这一集中的吊脚楼,虽然相对的是少数民族苗族的吊脚楼,但事实上少数民族是跟汉族一起是中华民族传承的一部分。池建新说:“木文化有两个方式,一种是存在你的生活,另一种是存在你的精神,而整个传统的乡村领域,承载乡村生活的精神就是戏台,比如乐平的戏台,这个戏台做的非常豪华,非常讲究,现在乐平每年还在唱戏,几乎每天都有戏。”
选择能代表中国的木作是池建新团队的第一选题标准。第二个选题标准则是要有时代性,能受到年轻人关注,能反应出当下中国木作现状的典型案例。
池建新举例《古木新生》这一集,因为城市化不可避免,我们不可能只生活在乡村,一定要伴随着城市化不断前进。冰块西瓜网络传播让年轻人看到新的木作;郑爸爸的巧劲也让木头在互联网、在城市里传播。“从我们的旨向来说,不是要让木作成为遗产,而是走进我们的生活,活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每一集都会有中观视角的思考。”
《中国手作·木作》总导演兼制片人池建新
“纪录片国家队”新的表达
池建新是北京发现纪实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而中央新影集团北京发现纪实传媒有限公司拥有中国纪录片界数量最多的成熟导演,被誉为纪录片“国家队”。发现纪实也是纪录片获奖大户,近几年获得了“金鸡”、“百花”、“星花奖”、“中国纪录片十佳十优”、“纪录中国”、“中国纪录片学院奖”、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等各类奖项超过100多项。
虽然生产过大量纪录片、经历过纪录片的众多荣誉,但随着观众的收视习惯变化,以及认识到技术手段的变化,池建新带领着团队开始尝试新的纪录片创作、宣传模式。
《木作》是一部精品而又有创意的纪录片。池建新说这部纪录片应该是老纪录片人的“新”表达。
2013年,池建新就力图打破原有古老的节目制作形式,开创了《文明密码》栏目,力图挖掘和推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团队拍摄过200多个县市,拍摄了近1000个民俗技艺,拍摄团队走过的路程足可以从地球往返月球一趟。从手串到烫蜡技艺,到京式家具等木作拍摄,导演们对“木作”仰慕已久,多次选题考证之后,所以才决心找到“木作”这么小的一个切口表达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敬意。《文明密码》用轻纪录片方式,人格化的风格展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受到了很多年轻受众的喜爱,池建新在心中埋下了一个种子:纪录片能不能也做得轻松活泼,拥有一群年轻受众呢?
《木作》就是这颗种子结出的第一个果子。因此《木作》的宣传片、海报网感十足,让观众感到非常亲切。但亲切感绝不仅仅来自于宣传片的剪辑包装及海报“木”字成语的诙谐。更因为本片在表达的时候注重通过手艺人背后的故事而去表达该手艺,展现传统中国的非遗传承密码,以及匠人们对传统木文化的信仰与变革。
《木作》除了会在CCTV-10播出,还根据年轻人审美,利用碎片化时间、倾向于快节奏获取内容的特点,制作出了各种番外片,取其精华,将25分钟的片子浓缩在几分钟内,在腾讯、爱奇艺、优酷等新媒体网络平台播出,又一次打破传统纪录片的乏燥与教条。
《木作》让传统非遗、手艺重新回到现代人的视野
纪录片《木作》包括《榫卯智慧》《乡土木情》《构木为巢》《以木相传》《古木新生》五集,以主题分集,每集节目里出现2种木工种类,2组相关的手工匠人,不同细分领域的手艺,共同讲述了一个“传承木作文化,传递生活态度”主题。
《木作》制片人兼总导演池建新说,时下娱乐类节目泛滥,纪录片要勇于承担媒体责任,将镜头聚焦当下鲜活的民风民俗,引导观众关注中国传统文化之美。这个团队这几年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如何使沉重的说教型纪录片迎合年轻人的喜好,将节目价值观与品牌价值观和受众相契合,如何将传统纪录片拥抱互联网,拉近纪录片与老百姓的距离。这次该团队制作的《木作》,就是立足中国传统民俗文化,通过细腻活泼的镜头语言,将“木材美”的观点向观众娓娓道来。
《木作》中每集在手艺人的选取上也是非常讲究的,他们来自生活中,却让人惊艳。有执着于全榫卯微缩营造的工匠王震华,他的作品件件惊艳于世;也有很“潮”的网红“冰块西瓜”,用直播和弹幕的新技术与当下年轻观众见面;还有有着“木匠界宫崎骏”称号的主人公“郑爸爸”, 他制作的木工制品受到了一批年轻人的喜爱,用一句时髦的词语来阐述就是——小清新;更有平凡的农民李学民,平时工地打零工,利用回家做农活的时间恢复即将失传的木碗工艺。
非遗最好的保护方式是让它进入生活,《木作》这部片子,就是让传统非遗民艺重新回到现代人的视野,并让其成为一种风潮。还将传统木工艺与当代生活需求相结合,让手工与协作、传承与符号、传统与现代之间达到平衡,让我们重新认识非遗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03
—
《文明密码》用镜头述说对中华民俗文化的真心热爱
作者:常湘萍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网
时间: 2016-08-02
文明密码拍摄现场
《文明密码》制片池建新
走进中央电视台《文明密码》制作团队的办公区就被一墙一墙满满的工作照片所吸引,一个个具有地域民俗特点的照片渐渐的与脑海中的栏目内容重叠起来。栏目制片人、中央新影集团科技节目部主任池建新如数家珍的向记者介绍着照片背后的故事,即使是没有任何环境特点的照片,他也能马上精确的讲出照片的拍摄背景,令记者钦佩其惊人的记忆力。积累了四个年头的几百张工作照片竟可以如此快速准确的介绍,他是如何记住的呢?而池建新的一句朴实的话语解开了记者的疑惑,他说:“我们对中国民俗文化是真心的热爱,没有这份热爱也坚持不了这么长时间,都是自己一点点做出来的节目,当然一看就知道是什么照片了。”
正是这份对中华民俗文化的热爱与执着,《文明密码》制作团队在寻求还原民俗文化原貌的同时用生命与理想在书写着栏目的辉煌。
体验民俗 寻根之旅
“我原来做的科技节目给人以时尚感、未来感,但是它不带感情。科技给人以便利,也许还可以改变世界,但跟血液没关系,整体是偏冷的,不是热的。做完科技节目,回过头来再做《文明密码》这个民俗文化节目时,忽然有一种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认识中国的感觉。”池建新感慨到。民俗文化的魅力吸引着这个年青的团队对节目精雕细琢,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文明密码》是中央电视台在2013年推出的文化类特别节目,也是一档专注全国各地民风民俗、传统文化的体验类纪录片节目。用池建新的话来说,他们做的虽然是栏目,但节目是纪录片的品质。一期节目拍摄期大约在12~20天左右,后期制作需要两个月左右。现在栏目化的节目很少有花这么多时间去拍摄和制作,但为了保证节目的品质与民俗内容真实的纪录,《文明密码》的拍摄从来不摆拍,全是以纪录片的方式完成拍摄,因此拍摄耗时长。
据池建新介绍,在拍摄湖南汝城的香火龙时就花20多天,因为香火龙的扎制就需要近20天,一千斤稻草、四万根香火,举全村人之力扎制。编导们从香火龙扎制准备开始进行拍摄,一直跟拍至活动结束,从准备、扎制到香火龙点燃在村里游走祈求好运与兴旺全程的体验,除了有足够的耐心,还要有很强的敬业精神。因为汝城的香火龙民俗活动是在元宵节期间举行,要做活动的全程跟踪拍摄就意味着拍摄团队的工作人员无法回家过年与亲人团聚。
《文明密码》节目以县为单位,通过出镜记者对日常物品、现象、人物等背后文化内核的体验与探究,向观众介绍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内在基因。这种体验式纪录片的风格不仅能给观众很好的带入感,也让出镜记者与编导有更深入的体验。“对于新来的编导,我对他们的要求是做一期关于自己家乡的《文明密码》节目。”池建新说,“为了做好这期节目,编导们要收集翻阅大量的文献资料与民俗介绍,等他们做完这期节目后都感叹不已,‘原来我们的家乡是这样的,从小在这里长大都不知道呢!’节目播出后与我们互动最多的是离开家乡在外打拼的人们,看完关于家乡的节目,他们有了更强烈的地域归属感、更想念家乡。”
用理想与生命做节目
从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2015年各栏目收视上星排名来看,《文明密码》是频道上星排名名列前矛的节目,同时间上星排名第9位,最高时排到过第6位,首播平均收视率达0.4%。《文明密码》收视率从开播到现在一直在不断的自我突破,摒弃了一些猎奇类的选题,使栏目定位更清析准确,,形成了自己固定的粉丝群。
“虽然我们栏目定位清晰后受众面没有那么广了,但是我们守住了自己对民俗的理解与坚持,也赢得了更多真正对民俗感兴趣的粉丝。”池建新介绍道,“刚开始制作《文明密码》节目时有点像大型旅游节目,做得比较娱乐化,收视率都在0.5%以上。虽然收视率较高,但是这并不是我们心目中的民俗文化节目,这样的节目深度不够,于是我们开始调整,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形成了现在的风格。出镜记者寻访、调查甚至是体验表演的方式赋予静态的传统文化以动感和活力,让观从在自然轻松状态下深入浅出的走近民俗、了解民俗。”在电视台这个唯收视率马首示瞻的环境下,《文明密码》制作团队能守住这份坚持,很是难能可贵。
《文明密码》节目关注县城,自然会聚焦乡村,这对于以85后为主力的拍摄团队是个不小的挑战。用池建新的话来说,我们整个团队可以说是一支“没进过城”的团队,全都扎根一线,不畏山高路远,深入发掘偏僻角落的乡土文明。为了表现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拍摄团队的年青人真的是蛮拼的,蚊叮虫咬那都不是事儿,大家拼的是节目的质量与体验的真实感。为了增强体验真实感,在拍摄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的锡崖沟挂壁公路时,出镜记者陈晨一心想要体验一下挂壁公路修好前村里人外出时走的“驴道”。在村支书宋志龙的带领下走上“驴道”给人的感觉依然是步步惊心,尽管大家小心翼翼,但危险的状况还是发生了,陈晨踩到了石子,险些滑落山崖。经历了如此的心惊肉跳,陈晨在自己的记者手记里依然这样写道:今天想起来我不后悔,如果再选择一次,我还是会走过去,因为这样,老支书才知道,我们来拍摄并不是看看而已,并不是站在无关痛痒的地方说几句好听的话,而是实实在在的贴近他们,感受他们经历过的日子。
提纯升华民俗文化
三年多来,《文明密码》团队的足迹遍布二十多个省,走遍了大半个中国。通过多年中国民俗文化的拍摄与积累,池建新对民俗文化节目的制作更加精益求精。他还想用更多的方式在不同的平台上展现中国民俗文化,例如真人秀、纪录片、访谈类节目等形式。他是这样想的也正在这样一步步的实现,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了在《文明密码》的基石上派生出的中华民俗文化精品纪录片。
在拍摄《文明密码》时有不少让人更想深一步探究的选题,池建新将这些选题重新策划、拍摄制作纪录片。一般的纪录片拍摄周期是18个月,拍摄时间跨度较大,耗时长、收效慢,因此一般栏目制作人很少策划筹拍纪录片。凭着对中国民俗文化的热爱与执着,池建新现已制作完成《人参》《村里达人》《转山》三部民俗纪录片,并已在CCTV9播出,现在他还正在筹备拍摄系列民俗纪录片《中国手作》(暂定名)。第一季《木作》共五集,计划于2017年6月完成并播出。
这些纪录片就像是提纯升华的《文明密码》,用镜头纪录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明密码”,为中华民俗文化的传扬与继承铺路搭桥。
精彩由您续写:
请关注“池氏网公众号”:ID:chiszqw
微信热线:hackchi;263656393
邮箱:hackchi@qq.com;263656393@qq.com
池氏网公益法律援助律师:池春燕WX:xuyuanchiw